离开停靠站是玩家进行星系探索和资源采集的首要步骤。停靠站作为玩家的主要基地,承担着战舰建造、资源存储和舰队整备的核心功能。要离开停靠站,玩家需先在战略地图上建立计划圈,这是所有行动的前提条件。计划圈的建立通过点击地图界面下方的建立计划按钮实现,随后选择目标区域确认即可生成白色圆圈标记的可行动范围。离开停靠站的舰队需在此范围内执行调动指令,每次行动消耗5点策略值,该数值每小时恢复20点,是限制玩家行动频次的关键机制。
舰队离开停靠站后的移动方式分为常规航行和曲率航行两种。当目标计划圈内存在己方建筑或舰队时,可激活曲率航行模式,其速度是常规航行的5倍,大幅提升跨星系移动效率。若目标区域无己方单位,则需采用中转航行策略:先曲率移动至邻近的己方设施,再转为常规航行完成最后路段。这种移动机制要求玩家在星系布局中合理规划前哨站等基础设施的位置,形成有效的交通节点网络。舰队在航行过程中会显示实时移动轨迹,玩家可通过战略地图随时监控其位置和状态。
停靠站的特殊位置设定基于拉格朗日点的天体力学原理,这是引力与离心力平衡的稳定空间点。游戏中的停靠站多设置在星系战略要冲,既是安全港也是控制枢纽。当玩家需要从停靠站发起远征时,必须确保舰队编组符合指挥值上限,该数值随基地等级提升而增加。中型工程船货拉拉721型等采集单位需配备仓库模块以提升资源携带量,避免频繁往返导致的效率损失。战斗舰队则应保持前排防御与后排输出的标准配置,避免单一舰种编队带来的战术缺陷。
离开停靠站后的行动管理需要关注计划圈的数量限制。初始阶段玩家仅能维持有限数量的计划圈,通过升级基地建筑可逐步提升上限。每个计划圈既是行动区域也是情报监测点,能显示圈内资源分布和敌方动态。当需要取消计划圈时,可通过点击圈内数字标记或计划列表中的回收选项实现,但重叠放置的计划圈必须整体取消。这种设计促使玩家需要精细规划每个计划圈的覆盖范围和存续时间,特别是在资源采集与军事行动并行的场景中。
从战术层面分析,停靠站的离开时机与目标选择直接影响发展效率。游戏初期建议优先采集金属和晶体资源,中型工程船每小时3万的采集效率能快速支撑基地升级。当基地达到4级后,可考虑组织5-6人小队攻击资源合成工厂获取高级材料。所有离开停靠站的行动都应避免在舰队残血状态下进行,同时需注意新手保护期结束后其他玩家可能对工程船发起的攻击。通过合理利用星门网络和同盟协作,能够显著提升跨星系行动的效率与安全性。
停靠站的离开机制本质上构成了游戏策略循环的起点。每次远征后获取的资源和技术值将反哺基地建设,解锁更高级舰船蓝图。玩家需要持续优化舰船改装系统,每艘船5-7个配件槽位的个性化定制直接影响舰队战力。随着拉格朗日网络的扩展,停靠站将逐步发展为包含舰队通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的多功能枢纽,为更深远的宇宙探索提供支持。这种从停靠站出发再回归的循环模式,构成了游戏核心的开拓-发展-征服玩法闭环。